安徽阜陽:“農校對接” 探索精準扶貧新模式
阜陽,位于安徽省西北部,是東部發達地區產業轉移過渡帶,農產品資源豐富,是國家大型商品糧、棉、油、肉生產基地。2017年以來,安徽阜陽市委市政府積極打通高校食堂農產品“面向采購”途徑,努力搭建供求雙方合作交流的平臺,為加快全市脫貧攻堅步伐、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、服務高校后勤部門作出了新的貢獻。
近年來,作為該市農產品銷售龍頭企業,阜陽商廈菜遞信息技術有限公司結合當地農產品資源豐富、價格優勢明顯等特點,借力“農校対接”,為17所高校后勤部門提供農產品“面向采購”服務。據了解,在市、縣(區)政府的大力支持下、阜陽商廈菜遞公司建立了完整的生鮮蔬菜供應鏈,包含豬肉、米面、糧油、禽蛋等一系列阜陽本地優質農產品,為把阜陽本地農產品銷售出去、帶動更多的貧困戶脫貧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“面向采購”,就是把“農校對接”與“精準扶貧”結合起來,把貧困戶的農副產品送進學校食堂,不僅省去了中間的流通環節,在保證了產品質量的同時,價格也更加實惠,大大拓展了貪困地區農產品的銷售渠道。
緊扣精準對接 創新打造高效平臺
按照《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引導支持高校食堂面向貧困縣(市、區)定向采購農產品的意見》(皖政辦秘[2017]299號)文件精神,菜遞公司堅持把精準對接作為“面向采購”的基礎工作,創新建設互聯網信息平臺,建立完善的流通渠道,著力把高校需求和農產品信息及時準確匹配起來,在較短時間內實現了精準配送。
走訪高校了解需求。在潁東區、潁泉區政府指導牽線下,菜遞公司走訪了省內60余所高校,與各高校餐飲公司洽談聯系,詳細了解各高校對農產品的需求:商品品質好、源頭可追溯、有票據、配送及時等。
建立網絡平臺。順應“互聯網+”發展趨勢,該公司開發了電子商務平臺“菜遞”APP,實行訂單式生產,建立了專門的高校采購微商城,和各校餐飲公司設立微信群,將阜陽農產品信息及時傳達給合肥高校,精準配送得到了廣大師生的一致認可。
暢通供銷渠道。經過不斷地運營實踐,菜遞公司逐步完善了線上下單、數據集成、農戶訂購、工廠分揀、站點配送、移動支付、客戶驗收等供銷流程,并與安徽大學、安農大、合肥師范學院、安徽職業技術學院、合肥幼兒師專等30所高校、60余家餐飲公司建立起良好的合作關系,供應生鮮蔬菜、米面油等200余種農產品,目前銷售額達1100余萬元。
突出優質放心 始終加強安全管理
菜遞公司始終視質量安全為生命,立足于長期合作,對農產品流通各環節進行嚴格管理,打造了一條從菜地到餐桌的農產品供銷體系,確保農產品供應安全、穩定。
規范源頭管理。與縣鄉質檢部門聯合對農戶種植的農產品進行安全檢測,對農戶種植提出技術規范和要求,引導農戶種植安全、綠色的產品。
嚴把質量把關。積極與全市100余家合作社建立農產品供銷關系,建設農副產品質檢中心、健全食材溯源系統,對采購的農產品嚴格進行快速檢測,做到檢測合格準出。實施追溯管理,確保農產品采購源頭可追溯。
加強農校交流。專門聘請各高校后勤領導參觀考察阜陽市特色農產品種植基地,面對面與農戶直接交流,使高校方面更進一步了解農產品的生產情況。
注重品牌沉淀 積極拓展扶貧效用
用心鑄就“阜陽品質”。以阜陽農產品進高校食堂為機遇,菜遞公司通過提供新鮮安全的食材,在高校師生心目中樹立起了阜陽農產品綠色、安全、平價、優質的品牌形象,擴大了阜陽農產品的美譽度和影響力,為進一步擴大“面向采購”扶貧效用増添了動能。
適時推介阜陽名優特產。結合高校師生需求,積極推送各縣市特色農產品、菜遞公司在高校微商城平臺里成功推出臨泉生姜、界首紅皮土豆、烏江粉絲等一系列產品,廣受青睞。2019年6月份,菜遞公司在安徽財貿職業學院餐飲中心三樓專門設立了“精準扶貧,面向采購”農副產品售賣窗口,為師生員工提供質優價廉的生態農業農副產品,把消費扶貧工作落實到實處,
轉變農業種植模式。根據高校要求,菜遞公司指導農戶按需種植、科學種植,避免造成蔬菜品種單一且集中上市,有效保障了農戶收益;與各地農委緊密結合,指導農戶精細化種植,從源頭上提升了蔬菜品質。良好穩定的銷售渠道,解決了長期困擾農戶的“賣菜難”問題,帶動了農業經營主體和貧困戶進行訂單式生產,有效提升了農民的積極性、種植技術和市場思維,農業種植模式正在悄然改變,對于阜陽市實施產業扶貧和鄉村振興戰略具有重要意義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