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8月10日,安徽省績溪縣荊州鄉黨委委員、紀委書記李夏在抗擊臺風的巡查中,突遇山體塌方失聯,遺體次日被發現。9月2日,入選“中國好人榜”,獲得“敬業奉獻好人”稱號。10月23日,被中央宣傳部追授“時代楷?!狈Q號。 扎根山里的“城里娃”
李夏,1986年7月出生于黃山市屯溪區一個工人家庭,2007年從北京防災科技學院畢業,2008年2月考入銅陵市地震局信息中心,是個地地道道的“城里娃”,工作穩定,生活無虞??墒?,李夏有自己的追求和抉擇。2011年,他作出一個令人驚訝的決定:到農村去,到基層去!母親不無擔心地說:“你可想好了,基層條件可不太好,又苦又累,下去了也不知道哪天能上來……”他對母親說:“我早就想好了,我想趁著年輕做點事情?!本瓦@樣,通過公務員招考,李夏來到績溪縣長安鎮工作。2017年,李夏面臨第二次選擇。因為表現突出,縣應急辦等多個縣直部門想選調李夏?;乜h城工作對于不少鄉鎮干部來說,是個不小的“誘惑”,但李夏毅然選擇了留下?!拔蚁矚g跟老百姓打交道,能為老百姓做點實實在在的事,看著他們日子一天天好過起來,內心充滿成就感?!?018年底,李夏又面臨了第三次選擇——組織準備調他去全縣最偏遠的荊州鄉任紀委書記。他二話沒說,第一時間交接好手頭的工作,就準備出發了。臨走的那天晚上,時任長安鎮黨委副書記汪來根和李夏聊了兩三個小時?!澳闳ミ^荊州鄉嗎,知道那里有多偏遠、條件有多艱苦嗎,不怕到時候適應不了?”“我的根就扎在基層了,我愿意到那里去?!崩钕牡母谏嚼镌皆缴?,心與群眾也越來越近。 在長安鎮7年多的時間里,李夏干過政府文書、城鄉建設、社會保障、應急管理、紀檢監察……幾乎把鄉鎮崗位打了個“通關”。長安鎮黨委副書記姚菊榮說:“給他的擔子越來越重,他干得也越來越帶勁?!睙o論在哪個崗位,他都干一行、愛一行、鉆一行,得到干部群眾和主管部門的一致好評。而他最關心的,就是貧困戶的幫扶工作。
長安鎮高楊村有24戶貧困戶,李夏一個人就聯系幫扶了6戶。經過考察,李夏因戶施策,精準制定了幫扶方案。貧困戶汪少美腿腳行動不便。李夏鼓勵她開起了小賣部,還幫她申請了1200元的到戶產業項目補助資金。來小賣部的人漸漸多了,汪少美收入增加了,笑容也多了。69歲的汪根托,家中三人殘疾,生活非常困難。在李夏的幫助下,汪根托和女兒申請了低保,還養了一頭母牛,每年增加了3500元到5000元的收入。到荊州鄉后,李夏仍然心系貧困戶,不到1個月,就跑遍了扶貧包保村下胡家村的36戶貧困戶。
高楊村不少村民種植高山貢菊,由于不懂技術、缺乏經驗,一直規模不大、產量不高、效益不好?!斑@玩意兒我們種不來?!贝迕裾劦椒N菊花,連連擺手。李夏偏偏不信邪,他從老家請來專家和種植大戶,把村民聚在一起搞培訓,自己也鉆研起種植書籍。炎炎夏日,他冒著高溫酷暑,和技術員一頭扎進菊花田里,一待就是兩三個小時,出來后渾身都濕透了,臉也曬得黑紅。專業指導終于解決了種植難題。如今,該村菊花種植面積已由400多畝擴大到1400多畝,畝均收入增長近2000元。
由于工作業績突出,李夏在同齡人中脫穎而出。2013年至2015年,他連續3年考核為優秀,被績溪縣委縣政府記三等功。2014年12月,他在長安鎮光榮入黨。2017年2月,他被提拔為長安鎮紀委副書記、監察室主任。2018年,又被提拔為荊州鄉黨委委員、紀委書記,成為績溪縣當時最年輕的鄉鎮紀委書記。
鐵打的“打鐵人”
志不求易者成,事不避難者進。2018年底,李夏調任荊州鄉紀委書記后,處理第一個問題時就碰上了一個“牛脾氣”。荊州鄉方家灣村黨支部原書記程本祥因違紀受到處分被撤職后,對多領取的1萬多元報酬不愿退還。之前幾個鄉領導找他談話,都被頂了回來。拿下“牛脾氣”難在牽住“牛鼻子”。第一次見面,李夏把程本祥約到辦公室講了半天,程本祥油鹽不進,雙方不歡而散。第二次、第三次……李夏不厭其煩、主動上門,得知程本祥特別喜歡電視劇《亮劍》里的李云龍,李夏順著說:“李云龍有本事,有脾氣,但也要遵守紀律不是,也要聽政委趙剛的意見不是?”一次又一次接觸、一次又一次溝通,程本祥終于答應退錢,但一下子拿不出那么多錢。李夏跟相關部門溝通,為他制定了限期分批退款的方案。
面對工作關系密切的“老熟人”,李夏仍然堅持原則,不怕“得罪人”,不做“老好人”。2018年,有人舉報原鎮頭村黨總支書記陳承兵在4年前的換屆選舉中存在拉票行為。有人私下勸李夏,“陳書記可是你的老熟人啊,多大點事,還較真個啥?”“紀檢監察工作容不得半點馬虎!”李夏的回答斬釘截鐵。第一次找老陳,李夏吃了閉門羹,但這并沒有讓李夏氣餒,他一邊收集相關證據,一邊研究法律政策,一邊思考說服老陳的方法。他前前后后十多次登門,最終敲開了老陳的“心門”。老陳簽字承認錯誤,受到了黨紀處分并被免職。此時正值新一輪村“兩委”換屆,這一案件在全縣通報后,形成了有力震懾。
在擔任長安鎮紀委副書記、監察室主任期間,李夏主辦或參與辦理問題線索75條,立案審查26起,處分26人。到荊州鄉任職僅半年多,就辦結6起案件。由于堅持按原則辦事、敢黑臉較真,李夏贏得了干部群眾的信任和支持。
在被抽調到縣紀委監委掛職期間,在縣城沒有住房,可以報銷住宿費,李夏為省錢,只住每天40多元的小旅社?!拔覀兗o檢監察干部要以身作則,在這些方面更要注意?!睂业腻X,李夏是能省一點是一點。而對自己,則是出了名的“摳門”:一年四季一條牛仔褲洗到發白;吃飯永遠在食堂從不去飯店;辦公桌破舊不堪,他自己找來釘子修修補補……李夏用一言一行、一點一滴彰顯了紀檢監察干部的清廉本色。
向險而行的“逆行者”
2019年8月10日星期六下午,“利奇馬”登陸,給荊州鄉帶來百年一遇強降雨,3小時內降雨量達96.5毫米,山洪暴發、河水暴漲,全鄉多處山體塌方、道路中斷。人民生命財產安全受到嚴重威脅。
險情就是命令。山洪涌進敬老院,李夏和同事蹚著水,將13位五保老人撤到二樓;隨后,又將70多歲的胡今古老人轉移到地勢較高的鄰居家;下胡家村山體塌方道路受阻,他們徒手搬運碎石,為救援車輛開路;遇到一對母子身處險境,他們又掉頭將其護送至安全地方。短短一小時,17位村民在他和同事的幫助下轉危為安。暴風雨中,救援間歇,李夏還不忘及時將路況照片發到微信群,提醒大家注意?!跋潞掖逋恋貜R這里塌方,樹倒下來把路攔了,電線疑似被打斷……”這是他發出的最后一條信息。
李夏和同事路過塌方地繼續向前排查時,忽然從山頂傳來“轟隆隆”的聲音。泥石流從道路一側的山上沖下來,在山體上撕開一道口子,瞬息之間,泥土、砂石、樹木傾瀉而下,李夏躲避不及,被泥石流卷走。
鄉親們從四面八方趕過來,冒著大雨在泥土、石堆、樹杈中,手扒、鍬挖、車推,萬分焦急搜尋李夏的身影。經過13個半小時的持續搜救,晨曦中,人們在小河下游找到了李夏,他靜靜地躺在一棵山核桃樹下。
每一次的沖鋒在前,向險而行,李夏都遇難呈祥,平安歸來。而這一次,他33歲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搶險路上。
(文/鄺景麗 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供稿)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