學黨史-百年安徽故事庫101 | 三讓將軍徐立清
徐立清(1910年-1983年),安徽金寨縣斑竹園鎮人,原名徐映清。紅四方面軍總醫院 政治部主任、總衛生院政委、第一野戰軍軍政委、兵團政委、人民解放軍總干部管理 部副部長、總政治部副主任、濟南軍區政委、成都軍區第一政治委員、中央軍委人民 武裝委員會副主任等職。1955年被授予中將軍銜。 徐立清一生淡泊名利,他讓級別、讓軍銜、讓職位,被人們譽為“三讓將軍”。 “第一讓”是“讓級別”。1952年,徐立清主持全軍干部定級工作。早在建國前,徐 立清已擔任大兵團政委,按規定應是正兵團級。當時,有關部門上報中央軍委的報告 上寫的是“徐立清正兵團級”,他看到后將“正兵團及”改為“副兵團級”, 并專 門向總干部部寫了報告。 “第二讓”是“讓軍銜”。1955年1月,在總政治部部長羅榮桓的直接領導下,徐立清 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主持軍銜評定這項工作。按照軍委規定的條件,他是完全符合授 予上將軍銜的。當他看到授予上將軍銜人員名單中有他的名字時,他將自己的名字悄 悄“下調”到中將行列。名單到了羅榮桓部長手里后,他親自找徐立清談話:“這是 中央軍委定的,正兵團級一般都授上將,你的名字怎么能隨便劃了呢?你徐立清是有 貢獻的,是夠資格的嘛?!庇谑?,羅榮桓又把徐立清的名字加到了上將名單中。之后, 徐立清又給中央軍委和羅榮桓部長寫信,要求不要授予他上將軍銜,并列舉了種種理 由。此后羅榮桓、彭德懷、周恩來在內的很多領導和同志都來勸說、反復做他工作, 但是徐立清始終堅持自己的觀點。在1955年授銜中,徐立清排在中將之首。 “第三讓”是“讓職位”。1955年,徐立清生病住院,并主動要求總干部部的任免工作 由宋任窮副部長兼管。羅榮桓部長在向毛主席匯報工作時,談到了徐立清的建議。毛主 席說:評銜工作很辛苦,管評銜工作的同志更辛苦。徐立清我是了解的,工作勤奮,沒 有名利思想,他的作風很值得同志們去學習。此后,還在住院期間,徐立清親自給中央 軍委寫信,建議免去他總干部部副部長職務,以便及時任命新人。軍委進行研究后認為, 徐立清還很年輕,應抓緊時間治病,等病好了再繼續工作。徐立清病情稍有好轉時,又 直接給彭德懷、羅榮桓寫信,請求提前退出現役轉業地方,或到省軍區任個副職。幾天 后,羅榮桓正式通知他:“你提出退出現役的請求,軍委和總部沒有采納,等病好了繼 續履行總干部部副部長職責”。徐立清請求“讓位”的事雖然沒有被批準,卻反映出他 對黨的事業、對部隊建設高度負責的革命精神和薦賢讓賢的寬闊胸懷。 (安徽省委黨史研究院供稿) |